行為心理治療 (Albert Bandura)
寫在 Albert Bandura 文章之前 (蔡式淵)
近年來心理治療圈流行一種看法:不要管各種心理治療法是根據什麼理論發展出來的,只要有效,就應該採用。
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,所以雖然真正的行為論者不多,但是行為治療法仍然成為最普遍的心理治療法之一。行為治療法的一個特徵,就是有許多證據證明它有效。
這篇「行為心理治療法」,是「社會學習理論」大師 Albert Bandura 一九六七年登在
Scientific American 的通俗文章。這篇文章對各種行為治療法作了很簡潔很精彩的介紹,雖然他寫於大約四十年前,但仍不失為最好的入門文章,它仍然是目前美國各大學常見的指定讀 物。它所涵蓋的內容比常見「普通心理學」課本深入得多。這篇文章美中不足之處 在於完全沒有介紹當時剛萌芽的 (Aaron T. Beck 的) 認知行為治療 (認知治療)。
Bandura 不是史基納的門生,它所使用的理論也和史基納有稍許不同。他的理論包含了史基納及其他行為學派的理論。「行為治療」及「行為改變技術」一詞通常包括各種行為學派學者所發展出來的治療法,而「行為分析」、「應用行為分析」及「行為矯正」則比較侷限於史基納門生的治療法。
本文譯者是林心智博士( 1, 2, 3 ),他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,一九七八年取得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。台大心理系曾聘他為客座副教授,但當年國民黨控制的台灣的情治單位將他列入黑名單,所以他很長的時間無法回國任教,直到解除戒嚴後才回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行為心理治療
Albert Bandura著‧ 林心智譯
變態行為並不是一種內在疾病的癥候,而是「社會學習」的問題---他可直接應用學習理論的方法治療。
近 年來對於心理不健全的本質,原因及治療方法,在觀念上有了根本的改變。
過 去,大部分對於適應不良行為的解釋都是基於一種「病」態的觀念;把不正常的行為 看做是一種由內在的神經症 (Neurosis) 或心理疾病所引起的現象。如今,許多心理治療者已經揚棄這種觀念,認為一個人所表現的種種對自己有害,不為社會所接受,或者逾越道德規範的行為,不應視為 一種疾病,而應視為適應環境需要時所學習而得的行為。
若從這種觀點出發,治療便是一個「社會學習」的問題。我們可以直接處理變態的行為。而在改進這種行為 的過程中,治療者即可.......... (續續讀 1)..... (繼續讀 2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